【🏔山系女的迷思,歡迎討論】
就財政預算案裏面提及,政府預留五億元優化郊野公園設施,更有小道消息指出,打算以近年流行的豪華露營作參考。
Q:優化後的郊野公園對現有的使用者帶來什麼好處?如果由你去決定五億元如何分配,你又會增加什麼設施或活動?
個人見解:
🛖觀景台:多左個亭,破壞左個環境
🎡樹頂歷奇:邊個管理?之後嘅營運費用邊個出?
🏕升級露營地點:如果真係以Glamping為藍本,要做到有幾Grand?而家嘅私人營地,又點樣生存?
我明白呢個預算案,係希望增加遊客體驗,從而帶動香港旅遊業,但係響繼續開發郊野公園之前,有冇睇過而家郊野公園嘅情況?每逢星期六、日,山上面嘅人流,仲多過旺角!山徑上面鋪滿垃圾,適合露營嘅草地,都已經變得沙漠化,請問再將更多嘅人流帶到郊野公園,仲可以消化嗎?
如果我可以決定呢五億元嘅用法,我諗首先要教導一下主要官員乜嘢叫做Leave No Trace,LNT唔單止係自己垃圾自己帶走,而係去完好似冇去過咁!
Glamping嘅文化,源於幾十年前嘅非洲,富裕嘅貴族,鍾意喺大草原上面招待朋友,欣賞奇珍異獸,品嚐美酒佳餚,所以絕對唔係咩新奇事😒只係因為igable,先令呢件事興起
想提升香港嘅旅遊競爭力,不如諗吓點樣將LNT融合現今嘅打卡文化;改善民生問題,令大眾市民唔會壓力爆煲,一點就着火;當大眾生活安穩,先會增加上游力,從而提升社會競爭力.....(下刪一萬字)
總而言之,貼地啲啦,好冇?
#郊遊公園 #財政預算案